春季如何应对油菜渍害?掌握这几个措施,降低渍害风险
油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越冬作物之一,但春季雨水增多,容易导致油菜遭受大面积的湿渍害,尤其是水旱轮作的田块,不利于油菜取得高产,因此提醒各位农友提前做好应对措施,减少渍害发生风险。下面提供一些油菜渍害及应对措施供大家参考。
渍害,亦称“湿害”,在连续降雨后因土壤水分过多,土壤处于含水饱和或过湿状态,造成油菜等作物的根系长期缺氧、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而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。
▎渍害发生后,油菜有哪些症状?
油菜各个生育期渍水的敏感性依次为蕾薹期、花期大于苗期、角果发育成熟期。
抽薹期发生渍害,会导致油菜植株抽枝少、枝条长势弱,黄叶多、叶小,病虫多;
花期发生渍害,会导致花、蕾发育不良,落花脱蕾严重,结实率明显下降,病虫害发生严重,大量植株倒伏等;
角果期发生,下部叶片加速黄化脱落,易感染菌核病和软腐病等,角果空壳和半空壳增加,菜籽千粒重明显下降。
油菜苗期
除了春季会发生,在秋季或越冬期的苗期也会发生,主要导致油菜植 株根系生长受阻或腐烂,幼苗生长弱,出现红(黄)叶、僵苗、烂根和死苗等症状。
▎哪些田块易发生渍害?
一般稻茬油菜田和地势低洼处的油菜田易发生。稻茬油菜田地下水位高,耕作层浅,土壤结构差并易板结,通透性不良,若开沟排水不好, 易出现渍害;地势低洼处的油菜田,若遇连续多天雨雪,易致土壤过湿或积水,影响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,严重受害的植株会凋萎枯死。
▎有哪些渍害的应对措施?
1、重视清沟排水。在阴雨天气后,应多到油菜田中查看,发现排水沟堵塞或排水不畅,应随时清沟排水或增开排水沟。天气转晴后及时中耕培土,降低土壤湿度和田间湿度,改善土壤通气,促进根系发育。
2、受害油菜田科学追肥。油菜受渍害后,根系吸肥力明显下降,长势差,植株弱小,叶少而小,根系少且短,抽薹少又细,要适当多施速效肥,以促生长。追肥应根据油菜群体长势灵活确定,每次每亩沟施尿素5-7千克、氯化钾2-3千克,同时叶面喷施0.2%-0.3%磷酸二氢钾溶液;现蕾和开花时,再每亩叶面喷施1-2次0.1%-0.2%硼砂溶液,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,大幅增加产量。
3、预防倒伏。发生湿渍害的油菜,根系受创,植株细长而瘦弱,应适时多培土护蔸,以防发生倒伏。开春后有旺长的田块,要适时喷洒控长剂,以利抽薹粗壮和叶厚、叶绿,每亩可喷洒15%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5-50克,有较好的防倒伏效果。
4、加强病虫害防治。渍害发生后,油菜抗病性下降,病虫害发生往往偏重,应早防早治。发生菌核病时,可在发病初期 喷洒菌核净、乙烯菌核利等;发生病毒病时,可在发病初期喷洒氨基·寡蛋白、香菇多糖等;发生霜霉病时,可在发病初期喷洒百菌清、霜脲氰·锰锌等。发生蚜虫时,可在若虫期选用吡蚜酮、啶虫脒等防治;发生菜青虫时,可用阿维菌素、甲维盐·茚虫威等防治。
5、有效减轻渍害发生的其他措施。选地势较高、地下水位低、排灌便利、土层疏松和深厚的地块种植油菜;选择抗(耐)湿的油菜品种;做到“三沟”配套,沟深达到25cm左右,厢宽以1.5-2m为宜,有利于降低秋、春渍害发生。
- 上一篇:油菜播后苗前能用异丙甲草胺封闭
- 下一篇:油菜抗寒越冬技术措施